摘要

目的应用iTRAQ技术,探索急性脑梗死早期血液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就诊浙江省舟山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按发病时间分为5组:脑梗死1组(发病<2 h)8例,脑梗死2组(发病2~4 h)8例,脑梗死3组(发病4~6 h)8例,脑梗死4组(发病6~24 h)8例,脑梗死5组(发病24~72 h)8例;另选取3组为:短暂脑缺血性发作组(发病<2 h)和急性脑出血组(发病<2 h)各8例,以及健康对照组8例。应用iTRAQ技术,对各组血清进行检测,筛选出临床上有意义的生物标志物。结果①在脑梗死急性期发现多个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165种生物学过程、35种细胞组分、38种分子功能。②这些差异蛋白质主要涉及三类生物代谢途径,包括:补体调节途径、血液凝固途径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细胞组分包括:细胞外空间、血小板a颗粒、脂蛋白复合体、分泌颗粒;分子功能包括:酶活性、离子类等。③脑梗死特有的生物标志物有细胞质肌动蛋白-1、血清淀粉样蛋白P、P因子、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其中细胞质肌动蛋白-1最具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2 h内血脑屏障紧密连接损害是一个特征性的变化,这一变化可以有效区分急性脑梗死与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出血。细胞质肌动蛋白-1可能是一种可以用于诊断急性脑梗死的特异性标志物。

  • 单位
    舟山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