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一是要着力提高种粮补贴力度,增加种粮比较效益。加大财政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粮补贴力度,推动实施“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的补贴办法,在补贴发放过程中要明确补贴主体根据“谁种田、谁受益”的原则,对种粮经营规模大的主体进行精准补贴。同时可以推动成立补贴发放检查小组,对发放的补贴进行落实追查管理,确保补贴真正惠及种粮者,推动农民种粮效益的提升。二是多方面完善种粮补贴政策。建立健全针对改善种植结构、提升耕种环节机械化水平的精准补贴政策,例如针对双季稻种植的早稻种植补贴和对稻谷机械化插秧的补贴政策,推动粮食种植结构的改善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三是尽可能确保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稳中有增,确保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水平保持稳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