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1年我国部分省级血液中心全血制备成分血供应能力分析

作者:张宁; 林永桔; 杨艺; 卢长春; 马海莉; 关晓梅; 李小春; 李建民; 罗孟卓; 顾晓东; 骆展鹏; 刘艳霞; 李莹; 居兵; 曹晓莉; 白林; 樊荣; 栾芬; 孟跟东; 王林; 邱艳
来源:北京医学, 2023, 45(06): 538-543.
DOI:10.15932/j.0253-9713.2023.06.016

摘要

目的 探讨2016—2021年我国部分省级血液中心全血制备成分血供应能力及趋势。方法 选取2016—2021年中国大陆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的20家血液中心相关数据,分析全血制备成分血供应能力。结果 2016—2021年全血年供应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21年较2016年降低62.87%,年平均供应量下降10.49%。2016—2021年,20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供应量环比年增长率分别为8.46%、5.00%、9.01%、-6.72%和-1.31%,红细胞成分血供应率均> 99.90%;千人口红细胞成分血供应量中位数分别为11.41 U、11.82 U、12.26 U、12.92 U、11.05 U和11.64 U;千人口血浆成分血供应量中位数分别为10.72 U、12.03 U、12.38 U,12.43 U,12.07 U和11.40 U。2019—2021年,20家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调剂量和血浆成分血调剂量均呈上升趋势。2016—2021年,浓缩血小板供应量环比年增长率分别为61.55%、126.34%、-69.49%、35.91%和-28.62%,冷沉淀凝血因子供应量环比年增长率分别为5.30%、-7.76%、5.46%、2.65%和-3.66%。结论 我国部分省级血液中心红细胞成分血、血浆成分血、浓缩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供应能力不断提升,省级血液中心应结合自身条件不断优化,提高采供血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