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医院术前/输血前患者开展血源性传播疾病筛查方法比较的多中心研究, 以探索更优的临床血源性传播疾病筛查方案。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10家医院拟进行术前/输血前血源性传播疾病检测的入院患者血浆样本, 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核酸检测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RNA, 并同时与参与医院现行的免疫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 用χ2检验和Kappa检验统计分析核酸检测和免疫血清学这2种方法的差异。结果 10家医院共收集到有效样本8 655例。在HCV的检测中, 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HBV和HIV的检测中, 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HBV DNA和HIV RNA检出的阳性例数(分别为238、4例)均多于相应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别为216、2例)。HBV、HCV和HIV的免疫血清学均存在漏检情况, 其中, HBsAg阴性、HBV DNA阳性28例, HCV抗体阴性、HCV RNA阳性 2例, HIV抗原/抗体阴性、HIV RNA阳性2例。在2种检测方法结果不一致的66份样本中, 年龄>45岁、肿瘤、外科、男性患者分别占83.3%(55/66)、68.2%(45/66)、63.6%(42/66)和62.1%(41/66)。结论核酸检测相对于免疫血清学检测, 能及时检出HBV、HCV、HIV感染者, 减少漏检。45岁以上、肿瘤患者等进行术前/输血前免疫血清学筛查的同时, 用HBV、HCV、HIV核酸检测筛查可降低传播风险。
-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陕西省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北京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