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痛风胶囊干预非急性期痛风(湿热瘀毒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计划纳入6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常规干预,中西药组口服痛风胶囊和别嘌醇片治疗、西药组口服别嘌醇片治疗。连续干预8周,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观察血尿酸(B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糖(GLU)变化,急性痛风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药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3.73±2.13)分,低于西药组为(5.00±2.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尿酸方面,中西药组血尿酸降幅为(166.38±100.68)μmol/L,高于西药组(101.33±103.7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方面,中西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后TC、TG、GLU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试验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痛风胶囊联合别嘌醇片可进一步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减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预防痛风反复发作,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为中医药对痛风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 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