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铁皮石斛素来享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美名,同时也是珍稀濒危物种之一。古今典籍所载“石斛”为石斛属植物的统称,铁皮石斛一词始见于民国,于2010年从《中国药典》“石斛”项中单列出来。铁皮石斛产地在古今典籍记载颇多,安徽、浙江、广东、江西、云南、四川等地均可作为其产区。关于其品质的评价,历代本草所载“生石上”“色金”“短而中实或细实”“茎小有节”的优质“石斛”应指“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现代研究表明,光照、温度、湿度、内生真菌、酶和基因等为影响铁皮石斛中多糖、总生物碱、总黄酮等活性成分合成积累的主要因素。本文拟从铁皮石斛的本草考证、产地沿革、品质评价及影响其品质形成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优化铁皮石斛现代栽培种植模式及提升铁皮石斛质量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