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姓氏已从族的冠称转变为家的冠称。嫁入家族的女性被视为家人,故记名省姓和冠称夫姓成为官文书中两汉妇女的两种主要书写方式。东汉以来,已婚妇女在私人领域冠称父姓日益普遍,暗示着妇女在夫族和父族间相对位置的改变。西晋以降,受到女子称"氏"与"内讳不出于外"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已婚妇女始在官文书上冠父姓称"某"或"某氏"并延及后世。由"书名"到"书姓"的变化,反映了文书制度相对滞后与从俗调节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