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拌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的影响

作者:魏会廷; 李俊; 向运佳; 李朝苏; 张鸿; 汤永禄; 杨武云
来源:种子, 2016, 35(07): 67-72.
DOI:10.16590/j.cnki.1001-4705.2016.07.067

摘要

为评价吡虫啉拌种剂对四川主栽小麦品种的安全性,选择了10个代表性品种,拌种后测试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最长根长等参数。结果表明,各参数均存在显著的拌种、品种以及互作效应。拌种后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平均降幅分别为1.7%、2.9%和8.2%,不同品种反应差异明显。川麦42、川麦38等品种发芽率、发芽势未受影响,发芽指数降幅也较小(3%左右),而川农16、蜀麦969拌种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大幅降低。拌种对胚根和胚芽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胚芽长平均降低50.1%,最长根长平均降低73.0%,其中川农16、绵麦37、川麦61等品种2个参数降幅较大,川麦38的降幅相对较小。以上结果说明,不同类型品种对吡虫啉拌种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川农16、蜀麦969较敏感,川麦38、川麦42不敏感,其他品种介于两类品种之间。

  • 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业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