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癌转移与中医脏象理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脏象理论分为4型,记录患者肝癌转移情况与转移部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肝肾阴虚型20例,肝胆湿热型10例,气滞血瘀型10例,脾虚湿困型10例,转移率分别为40.0%、50.0%、40.0%和40.0%,转移率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主要转移部位(可合并):脑转移10例,淋巴结转移14例,肺转移6例,骨转移8例,不同证型肝癌转移部位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转移患者中,E-钙黏素(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hy-1、CD34、CK-7的阳性表达与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转移多为淋巴结转移与脑转移,可伴随有E-cadherin、VEGF、Thy-1、CD34、CK-7表达异常,但是与中医脏象理论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