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同时电针拮抗肌和主动肌与单纯电针拮抗肌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30例,脱落1例)和拮抗肌组(30例,脱落2例)。拮抗肌组穴取肩髃、臂臑、肘髎、手三里、外关、后溪,于肩髃-臂臑、肘髎-手三里、外关-后溪连接电针,予断续波,频率15 Hz;综合组在拮抗肌组基础上,加用天泉、尺泽、间使、大陵,于天泉-尺泽、间使-大陵连接电针,予连续波,频率5 Hz。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 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上肢Fugl-Meyer量表(FMA-UE)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屈肘肌群和屈腕肌群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UE、MB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综合组患者FMA-UE、MBI量表评分高于拮抗肌组(P<0.05)。结论:同时电针拮抗肌和主动肌与单纯电针拮抗肌均能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但前者能更好地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