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受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低温停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KDIGO 3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葛翼鹏; 里程楠; 钟永亮; 夏瑀; 肖付诚; 胡海瓯; 郑铁; 朱俊明*; 孙立忠
来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1, 37(06): 335-338.
DOI:10.3760/cma.j.cn112434-20200225-00069

摘要

目的探讨肾动脉受累是否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低温停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 KDIGO 3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 连续492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其中486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主动脉CTA检查明确主动脉夹层病变范围以及肾动脉是否受累。依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标准对患者术后肾功能进行分期。将患者术后出现AKI KDIGO 3期作为因变量, 进行危险因素分析。肾动脉受累以及其他危险因素先纳入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92例患者中院内死40例(8.13%), 其中6例因术中严重出血死或者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未出手术室无法计算AKI分期, 因而未纳入研究。纳入研究的486例患者中有251例(51.64%)出现AKI。其中KDIGO 1期83例(17.08%), 2期56例(11.52%), 3期112例(23.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术前肾动脉受累、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外周血D-二聚体、白细胞数量及血小板数量、肌酐清除率、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结果显示, 术前肾动脉受累(OR=1.94, P=0.02)、年龄(OR=1.03, P=0.02)、血肌酐清除率<85 ml/min(OR=2.28, P=0.001)以及术中体外循环时间(OR=1.01, P=0.02)为独立危险因素。肾动脉受累组患者AKI发生率54.65%, 显著高于肾动脉未受累组41.98%(P>0.05)。结论肾动脉受累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深低温停循环术后AKI KDIGO 3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术后AKI发生率显著增加。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