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事件”:萨林斯“结构史观”的拓展与挑战

作者:刘海涛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9(04): 57-66.
DOI:10.15970/j.cnki.1005-8575.2022.04.005

摘要

在关于何为“事件”的研讨中,美国民族史学、法国年鉴史学明显异于西方传统史学,都对“事件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独特的才是事件,事件异于一般的结构”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和解构;但是,在对待“结构”与“事件”关系上,无论是西方传统史学,还是美国民族史学,抑或法国年鉴史学,又都具有一致的一面,即对立看待“结构”与“事件”。美国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经由“突发事件-内生事件-一般事件”的研究进路,重新考量“事件”的价值,重新对“事件”进行界定,以一种特殊的历史人类学视域中的“结构史观”对“结构”与“事件”的关系赋予更深的意义,试图对长期存在于西方史学界的“结构”与“事件”的对立进行深度整合。萨林斯对“事件”认知的不断深入,一方面是对布罗代尔长时段理论关注结构而“逃离”事件的解构与推进,体现了萨林斯“结构史观”的不断拓展;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来自“历史意识”“文化秩序”层面的诸多挑战与解构。萨林斯对“事件”认知的深入及其“结构史观”的拓展,促动了史学与人类学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形成,推进了西方历史人类学的演变进程。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