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VBTLAs)栓塞的时机及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7-01—2021-03收治的颅内VBTLAs患者186例,治疗时机≤3 d为早期组(n=109)和>3 d为延期组(n=77)。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效果及并发症情况。随访24个月,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脑血管痉挛情况分为脑血管痉挛组(n=47)和无脑血管痉挛组(n=139)。比较2组VBTLAs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分析影响VBTLAs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通过X-tile软件将模型分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延期组的Raymond动脉瘤栓塞程度分级(Ⅰ、Ⅱ级)、治疗后NIHSS评分、MBI评分及术后并发症优于早期组(P<0.05)。186例患者治疗后发生脑血管痉挛47例(25.27%)。脑血管痉挛组在年龄≥55岁、出血次数≥2次、Hunt-Hess分级(Ⅲ、Ⅳ级)、Fisher分级(3、4级)、手术时机(晚期)、HIF-2α、MMP-2、MMP-9、HMGB1、CRP、IL-6、PCT、TNF-α方面高于无脑血管痉挛组(P<0.05)。年龄≥55岁、出血次数≥2次、Hunt-Hess分级(Ⅲ、Ⅳ级)、Fisher分级(3、4级)、手术时机(晚期)、HIF-2α≥97.66 ng/L、MMP-2≥118.03μg/L、MMP-9≥223.79μg/L、HMGB1≥91.99μg/L、CRP≥4.29mg/L是影响VBTLAs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9个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验证前后的C-index值为0.834 (95%CI:0.333~1.345)、0.812 (95%CI:0.245~1.367),验证前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 (95%CI:0.778~0.898,P<0.001)和0.814 (95%CI:0.773~0.864,P<0.001),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安全可靠,实用性强。高风险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χ2=6.456,P=0.005)。结论 颅内VBTLAs患者早期栓塞治疗,并发症越少;年龄≥55岁、出血次数≥2次、Hunt-Hess分级(Ⅲ、Ⅳ级)、Fisher分级(3、4级)、手术时机(晚期)、HIF-2α≥97.66 ng/L、MMP-2≥118.03μg/L、MMP-9≥223.79μg/L、HMGB1≥91.99μg/L、CRP≥4.29 mg/L是影响VBTLAs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术后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有关,应引起临床重视;构建VBTLAs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上提供参考价值。
-
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