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体外细胞实验验证,拟探讨唐古特乌头抗炎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文献调研并使用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得到唐古特乌头活性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得到共同靶点,构建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得出核心靶点,绘制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分析;将唐古特乌头二萜类生物碱活性成分和部分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基于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采用MTT法、Griess试剂盒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验证唐古特乌头醇提物的药效及机制。结果 文献搜集得到唐古特乌头17种活性成分,交集得到284个共同靶点;KEGG富集得到PI3K-Akt、Ras、MAPK、HIF-1等108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唐古特乌头活性成分与对接的核心靶点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体外细胞炎症实验表明,唐古特乌头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NO的释放,减少iNOS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显示,唐古特乌头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结论 唐古特乌头可通过PI3K-Akt等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为更好地推进其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