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化控制的辫状河心滩演化过程

作者:刘警阳; 李伟; 赵文智; 岳大力*; 束青林; 王武荣; 高建; 侯秀林; 吴胜和
来源:地球科学, 2023, 1-17.

摘要

流量变化控制辫状河心滩形成演化进而影响心滩内部结构和叠置样式,但目前流量变化控制的辫状河心滩沉积过程与演化特征尚不明确。利用Google Earth软件在全球范围内选取了发育辫状河沉积的13个河段,并在全球径流数据中心(GRDC)中查询整理所选河段的流量数据,通过峰值流量变异系数(CVQp)对心滩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就流量变化程度而言,1)低流量变化辫状河(CVQp<0.4)心滩演化以坝尾沉积和下游迁移为主,高流量变化辫状河(CVQp>0.4)心滩演化相对快,洪水前后原有心滩易被破坏、改造形成新的心滩,心滩冲裂现象普遍;2)单一河流内,低流量变化辫状河心滩长宽比分布相对集中,形态较为稳定,易形成相对稳定型辫状河,而高流量变化辫状河心滩长宽比分布离散,形态各异且发育规模变化较大,易形成游荡型辫状河;3)顺流加积在低流量变化辫状河心滩演化中较常见,因此心滩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易形成复合心滩,高流量变化辫状河的洪水事件对心滩演化过程影响较强,在时间尺度上心滩演化相对复杂、规律性较差。明确辫状河在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心滩演化可为辫状河储层的砂体分布预测提供模式指导,也可为古环境重建和古流量恢复提供依据。

  • 单位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