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MSCT)对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疑似肝包虫病患者(55个病灶)临床资料,均接受MRI及MS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分析MRI及MSCT的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理结果证实30个为肝包虫病病灶,其中肝细粒棘球蚴病、肝泡状棘球蚴病病灶各20个、10个,25个非肝包虫病病灶中肝囊肿17个、肝癌5个、肝硬化性血管瘤3个;MRI下病灶呈类圆形、囊性,边缘清晰,其内信号均匀,呈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FLAIR低信号,囊壁厚度一致,内囊从外囊剥离破裂者可见"飘带征";MSCT可见病灶呈形态不规则、不均质的浸润性低密度影,伴高度钙化及更低密度的坏死区,平扫边界模糊,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部分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但强化边界清晰,所有病灶伴不同程度钙化,出现小囊泡征、门脉受侵,肝外转移;MSCT诊断肝包虫病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MRI(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MSCT对肝包虫病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且MSCT的诊断价值更高,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