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伴抑郁患者静息态fMRI度中心度的研究

作者:李洁; 鲁兴启; 杨莹; 包雪梅; 郭赟; 李国熊; 丁建平*
来源: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 29(02): 102-106.
DOI:10.3969/j.issn.1005-8001.2020.02.004

摘要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肠易激综合征伴抑郁症状(DEP-IBS)患者度中心度(DC)的改变。方法选取IBS患者49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后分两组:DEP-IBS组28例,IBS不伴抑郁(nDEP-IBS)组21例。同期招募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36例。入组者均行静息状态下脑部f MRI扫描,经预处理和后处理计算出全脑DC值图,采用单向分类协方差分析(one-way ACNOVA)比较三组间DC值分布图的差异,并分析DEP-IBS组差异脑区的DC值与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HAMD-17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One-way ACNOVA结果显示,三组间DC值有差异的脑区为左侧岛叶、左内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前回;与nDEP-IBS患者和HC相比,DEP-IBS患者DC值显著降低的脑区有左侧岛叶,DC值显著升高的脑区有左侧中央前回。nDEP-IBS组与HC组在该两脑区的DC值没有显著差异;两患者组左内侧额上回的DC值均明显低于HC,而在两组IBS患者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DEP-IBS患者左侧岛叶DC值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524,P=0.009)。结论 DEP-IBS患者多个脑区DC值存在异常,左侧岛叶、左侧中央前回节点中心地位的异常可能与IBS伴抑郁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