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2017年中国发布的医药卫生类临床实践指南(CPG)制/修订的参与人员及构成情况,为我国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补充检索Google学术,搜集2017年我国发布的CPG,检索时限均为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纳入指南的参与人员和构成情况,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4部CPG,绝大部分为治疗性CPG。由学会/协会制订的共49部,占总评价指南的90.7%。24部(44.4%)指南报告了制订人员的地域分布及单位归属,如医院、学校、机构(科学院、研究所、实验室、疗养院)等。几乎所有指南的制/修订均体现了临床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合作。15部(27.8%)提到方法学家参与,其中文献检索专家参与13部(24.1%)、流行病学专家参与2部(3.7%)、循证医学专家参与2部(3.7%)、统计学专家参与1部(1.9%)。3部(5.6%)提及指南草案送外审/同行评审。所有指南均未成立独立的系统评价小组。结论我国CPG制/修订组织对多学科合作、方法学家、患者参与和外部评审小组的重要性仍考虑不足,这将影响CPG的质量、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建议未来制/修订CPG时,需加强多学科合作,充分考虑多学科专业人员的重要性及患者的价值观,促进CPG指南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 单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武汉大学;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河南大学; 第二临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