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云南民族手工艺文化传承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研习,是集精神、手艺、审美、创造四位一体的教育认知过程,也是将本土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建设资源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然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文化同质使传承受众者很难对民族手工艺品续有忠实的审美认知。中国边疆高校教育往往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它们担负着传播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与保护各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发展的思政责任。从以物叙事、以人动情、以理供给、以德育人四个维度探究传承的价值取向,是使教育主客体之间产生共鸣,解决本土传承断代的核心问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