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清以前,古人在记录与经济有关的事项时,“帐”与“账”有混用现象。现代汉语中,“帐”与“账”混用更为常见,这种混用在“zhàng户(号)”一词的汉字书写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或写作“帐户(号)”,或写作“账户(号)”。究竟何者为是,学界各执其理,众说纷纭。从学理上来看,汉字意义的演变、汉字字形的分化、字形记词职能的代用、形符表意范畴的诱导是导致这种书写形式不一致的根本原因。从典籍中的用法来看,“帐”与“账”表现出了明显的职能分工,计算钱物的数量并登记于册,用“帐”或“账”均可,但记录钱、物、人户的单位或编码时只应写作“帐户(号)”而非“账户(号)”。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