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演变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分布特征,评价其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例健康志愿者与44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液和粪便标本进行检验。16S rDNA高通量测序获得肝硬化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间肠道菌群的差异菌属,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相关菌群属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DA分析驱动群落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随着肝郁脾虚证向湿热内蕴证的转化,患者病情加重,肠道屏障功能损伤严重,嗜黏蛋白阿克曼菌、青春双岐杆菌、狄氏副拟杆菌、普拉梭菌丰度下降,殊异韦荣球菌丰度上升。殊异韦荣球菌与ALT、AST、TBil、PT及肝硬化预后指标MELD、CTP呈显著正相关(P<0.001),普拉梭菌与ETX呈负相关(P<0.001),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肝硬化预后指标LSM、MELD呈负相关(P<0.001)。TBil、PT是驱动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间肠道菌群群落变异的主要因子。其中TBil对菌群群落变异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殊异韦荣球菌可能在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演变及病情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调节青春双歧杆菌的含量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狄氏副拟杆菌协助普拉梭菌对于抑制肠道菌群移位具有重要调节作用。TBil是肝硬化两种中医证型间肠道群落变异的主要驱动因子。

  • 单位
    山西大学;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