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机械通气(MV)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会导致膈肌出现萎缩和功能下降。研究发现膈肌萎缩在MV的早期就已出现,然而早期膈肌萎缩与患者MV的时间及预后的相关性如何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床边彩超观察MV患者早期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与MV时间和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MV患者60例,根据第3天的DTee将患者分为膈肌萎缩组(21例)和膈肌厚度正常组(39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入院时收集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记录患者MV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采用SonoScape超声检查仪测量MV前、MV后5 d及撤机前的DTee及MV后DTee与MV前的差值(ΔDTee)。结果MV患者的DTee随MV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F=108.95,P<0.001);其中,第3、4、5天及撤机前的DTee均低于MV前,第4、5天及撤机前的DTee均低于第1天,撤机前的DTee低于第2天(P<0.05)。MV患者的ΔDTee随MV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F=263.10,P<0.001);其中,第2、3、4、5天及撤机前的ΔDTee均高于MV前、第1天,撤机前的ΔDTee高于第3天(P<0.05)。膈肌萎缩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高于膈肌厚度正常组(P<0.05)。第1~3天的ΔDTee与MV时间呈正相关(r=0.266,P=0.04)。结论 MV患者的DTee随MV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以前3 d下降的速度最明显,且早期DTee与MV时间、ICU住院时间有相关性。
-
单位暨南大学;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 第二临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