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东非鲁伍马盆地X气田深水海底扇为例,综合岩心及测井解释结果,分析海底扇储集层质量的差异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沉积组构、岩相差异及成因单元特征是研究区储集层质量差异的主控因素。在胶结作用较弱的情况下,海底扇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受控于岩石分选和泥质含量。5种主要类型岩相的物性差异与沉积组构和胶结强度密切相关,其中块状中粗砂岩相钙质胶结作用弱,物性最好,随着粒度变粗或变细储集层物性均变差。底流改造作用可形成具层理构造的岩相,极大改善微观孔隙结构与储集层物性。不同类型、位置和期次成因单元的岩相组合关系存在差异,控制了海底扇储集层质量的差异分布样式,水道轴部或朵叶主体储集层物性优于水道或朵叶边缘,远源砂体较近源砂岩分选及物性均逐渐变好。多期次砂体叠置情况下,后期比前期砂泥比增加,储集层物性变好。
-
单位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