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的双胎妊娠贫血及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中国18个省市32家医院(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妊娠专委会双胎贫血学组成员单位)产前检查并分娩的6063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孕妇年龄,孕期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数值,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等数据,计算双胎妊娠不同孕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的贫血及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分析其存在的差异及可能原因。结果 孕早、中、晚期贫血发生率分别为8.5%(162/1898)、21.5%(608/2821)、29.3%(1142/3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560,P2=100.149,P2=294.350,P<0.005)。结论 中国双胎妊娠贫血发生率较高,且随妊娠进展逐渐升高,不同地区贫血发病率存在差异,应结合不同地区情况,加强双胎妊娠孕妇的孕期保健,改善母儿妊娠结局。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