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福建省顺昌县历年来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和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就诊特征,为该县结核病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顺昌县2002—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和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分性别、年龄等一般特征进行分析,并分性别对患者就诊来源构成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进行职业分类,并对不同职业分类的新涂阳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0年该县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 012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567例,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65∶1,2.81∶1。年龄分布以65岁组居多,15~54岁(青壮年)组分别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60.08%(608/1 012)和60.85%(345/567)。将这2类患者分性别进行就诊来源构成分析,结果显示,无男女性别差异。均以转诊为主要来源,其次是因症就诊。农民是我县肺结核患者职业构成中最多的一类,分别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患者的50.3%,49.74%。将不同职业分类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学生、教师、干部职员,医务人员等治愈率较高,而农民、离退人员等治愈率较低。将公共场所服务员、商业服务、工人、民工、农民、离退人员、家政、家务及待业这几种职业患者治愈情况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昌县结核病患者在性别、年龄、就诊来源构成以及患者的职业构成和治疗上有一定的特征,在今后的结防工作上不能忽略老年结核病患者,农村结核病患者更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