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药物性肝损伤在自发报告中分布情况及相关药品,为临床提供风险点参考。方法:基于2016-2018年解放军ADR数据库中70 709例自发报告数据,回顾性分析目标患者的性别、年龄、致病药物及预后情况。结果:2838例肝胆损害报告中,筛选出RUCAM量表≥6分的药物性肝损伤279例(9.83%),男172例(61.65%),女107例(38.35%)。排名前5位的药物类别是抗感染药物(39.78%)、心血管系统用药(16.85%)、抗肿瘤药物(15.05%)、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用药(5.73%)、中药(5.73%);排名前5的品种是阿托伐他汀、莫西沙星、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平均潜伏期27.52 d,以40~59岁患者的平均潜伏期最长(51.10 d)。结论: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占比相对低,呈潜伏期长、男性多于女性、涉及药物分布广等特点;提示长期使用具潜在肝毒性药物时应监测肝功能;信息详实的ADR报告数据可以满足RUCAM量表的评价标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