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痴呆患者与非痴呆患者的血浆鸢尾素水平,同时探讨躯体活动受限、阿尔兹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对血浆鸢尾素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77例痴呆患者和49例非痴呆患者病史和血浆样本,采用ELISA方法测定其鸢尾素含量。结果痴呆患者平均年龄为(84.1±7.2)岁,活动受限比率42.8%。非痴呆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0.2±9.9)岁,活动受限比率为67.3%,活动受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痴呆患者血浆鸢尾素水平(11.54±7.14)ng/m L低于非痴呆患者(12.45±5.94)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痴呆患者中,受限(11.47±6.30)ng/mL和非受限患者血浆鸢尾素(11.60±7.78)ng/m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14)。而在非痴呆患者中,非活动受限患者的血浆鸢尾素水平(17.72±8.04)ng/mL较受限患者(9.90±1.43)n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校正年龄和性别因素后,血浆鸢尾素水平是非痴呆患者受限与否的独立风险因素。AD [10.46(8.30,12.41)]和VD [9.88(7.25,13.19)]受试者的血浆鸢尾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0)。结论痴呆患者较非痴呆老年人血浆鸢尾素水平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2组间受限的比率差异过大。慢性躯体活动受限会降低非痴呆患者肌源性鸢尾素的分泌。由于血脑屏障损害,活动受限对痴呆患者血浆鸢尾素水平的影响较小。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对结果进行验证。无痴呆老年人应增强体育锻炼,从而促进肌源性鸢尾素水平,预防认知功能下降。

  • 单位
    华东医院; 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