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位序列在站立位与平卧位测定中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5月因脊髓型颈椎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颈椎影像资料;测量站立位颈椎侧位X线断层融合图像、仰卧位CT及MRI正中矢状面图像上颈椎前凸角(CobbC2~7)、颈2~7矢状位轴(SVAC2~7)、胸1椎体倾斜角(T1 slope,T1S)、颈倾斜角(neck tilt,NT)、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三种不同测量方式两两间的差异性,并说明各自的临床意义。结果 X线断层融合图像与CT图像上测量的TIA无显著性差异(P>0.05),SVAC2~7、CobbC2~7、T1S、NK有显著性差异(P<0.05);断层融合图像与MRI图像上测量的SVAC2~7、CobbC2~7、T1S、NK、TI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T图像上与MRI图像上测量的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矢状位参数在站立位与仰卧位时差异较大,站立位可以准确的反映患者术前颈椎曲度情况,并且对术中重建颈椎矢状位序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术前拍摄清晰的站立位颈椎侧位片是必不可少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