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6例异位妊娠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参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包块直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47%高于参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及包块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包块直径小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1251.33±87.68)IU/L低于参照组的(1365.37±94.75)IU/L,包块直径(1.52±0.26)mm小于参照组的(2.17±0.7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低于参照组的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于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显著,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