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无聊感与校园欺凌的关系,并分析善良人格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期为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指导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维状态无聊量表、善良人格量表以及校园欺凌量表对贵州省铜仁市1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青少年校园欺凌检出率为47.37%,其中低欺凌32.3%、中欺凌10.4%、高欺凌4.67%;(2)男生、独生子女与城镇学生在无聊感得分上分别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以及农村学生(t=3.61,3.50,3.46;P<0.01),女生与独生子女在善良人格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与非独生子女(t=3.89,4.12;P<0.01),男生在校园欺凌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47;P<0.01);(3)无聊感与善良人格呈显著负相关(r=-0.29,P<0.01),无聊感与校园欺凌显著正相关(r=0.24,P<0.01),善良人格与校园欺凌呈显著负相关(r=-0.27,P<0.01)。(4)善良人格在无聊感与校园欺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67%。结论:青少年无聊感可以直接影响校园欺凌,也可以通过善良人格的中介作用对校园欺凌产生影响。
-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