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期鲁艺演出的、体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现代话剧,曾受到知识分子观众的欢迎和党中央的倡导。在抗战时的延安,观众群体以农民为主,《讲话》后,阳春白雪般的延安大戏悄然退出。受到批评的后期鲁艺,学习前现代的民间艺术,在天地大舞台上演出了下里巴人的大戏。以西方戏剧艺术观,下里巴人的延安大戏开拓了表演环境,比阳春白雪的延安大戏更有先锋性,不自觉地在仪式中实现了前现代与后现代的融合。

  • 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辽宁社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