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扩散张量成像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宋希根; 严高武; 杨国庆; 李勇*; 付泉水; 赵林伟; 陈洪; 吴镭; 周庆; 蒋永明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 39(03): 551-554.
DOI:10.13437/j.cnki.jcr.2020.03.028

摘要

目的评价MRI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价值,确定最佳诊断参数和测量平面。方法搜集CTS患者(CTS组)48例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48名,测量两组正中神经在三个层面尺桡远端关节层面(DRUJ)、豌豆骨层面、钩状骨层面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TS组和健康组在三个层面的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以豌豆骨层面FA值降低更明显;ADC值在豌豆骨和钩状骨层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以豌豆骨层面ADC值升高更明显,但ADC值在DRUJ层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豌豆骨层面的FA值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85,FA值和ADC值诊断CTS的阈值分别为0.46×10-3mm2/s和1.3×10-3mm2/s,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66.7%和75%、75%。结论 CTS患者正中神经FA值较健康人群降低,ADC值明显升高。DTI对CT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豌豆骨层面正中神经FA值对CTS的诊断价值高于ADC值。

  • 单位
    遂宁市中心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