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典文学中是否大量存在与现代文明相悖的"前现代"意识,关系到它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三国演义》是近年来在这方面受到质疑较多的作品之一。但相关批判思潮缺乏坚实的文本分析基础,其"不见"在于将社会现实中的"可能"转化、坐实为文学作品中的"固有",忽略了文本意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其"洞见"则在于对"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保持必要的警惕,以误读推进启蒙,其心可鉴,其志可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