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人”的主题被切换为“阶级”主题,这种主题的转换并不意味着人的主题的淡化,而恰是人的主题的深化及具体化。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了儿童文学本位观的转向,革命现代性的注入阻滞了纯化儿童观的延展,扭转了儿童与成人绝对“二分”的导向,彰显了儿童文学“生活教科书”的社会功用性。叶圣陶“稻草人主义”所开创的体式被张天翼模式取代,新儿童文学范型消泯了“为儿童”还是“为成人”的两歧性,夯实了现实型文学体系与文类秩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