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胎儿、胎盘相对位置对≤34周母儿的影响

作者:涂业秀; 邓新琼*; 廖滔; 覃晓慧; 唐哲文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 19(24): 4699-4702.
DOI:10.13241/j.cnki.pmb.2019.24.022

摘要

目的:探讨改变胎儿、胎盘相对位置对≤34周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300例及其新生儿,根据胎儿胎盘相对位置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脐带、脐带胎儿端、脐带胎盘端位于同一水平面,B组脐带胎儿端低于胎盘端15 cm,C组脐带胎儿端低于胎盘端30 cm,记录和比较各组母儿预后。结果:三组孕妇的第三产程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 d、2 d与3 d的血清胆红素浓度都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预后显著差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孕妇产后出血、感染、便秘、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5.0%和4.0%,A组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脐带胎儿端低于胎盘端可增加胎盘输血,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改善孕妇与新生儿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