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诗剧《过客》象征性地呈现了鲁迅在个体性自我意识觉醒后面临的死亡困境和意义虚无的精神危机。作为鲁迅个体性自我意识的外化形象",过客"困顿、孤独地"走"在荒原式的存在困境中。鲁迅虽然借老翁、女孩之口进行了自我反省,却发现只要坚守个体性自我就无法摆脱这一困境"。过客"的精神漂泊处境源于鲁迅当时自我意识个体性独尊的偏颇,割裂了与社会性的关联。对现代中国人而言,只有汲取传统文化的"仁"学思想,以个体的小我为根基扩展出社会性大我,才能克服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意义虚无的问题。鲁迅的后期思想和文学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