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蘡薁合剂不同插管深度保留灌肠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结证)疗效的差异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院肝病中心2018年09月—2019年08月收入住院的90名重度慢性乙肝患者(湿热蕴结证)分为A、B、C三组,在接受同样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的前提下,三组患者接受蘡薁合剂保留灌肠时的插管深度分别是A组为15~20 cm、B组为21~35 cm、C组为36~50 cm。治疗1疗程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恢复情况、灌肠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不一样,插管越深灌肠液保留时间越长,C组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材质更软、刺激性更小的灌肠管,插管至36~50 cm时会更有利于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更长的时间,在药物剂量较大时可以增加中药的吸收。
-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