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第一部被译成满文的汉文名著,于顺治七年(1650年)译成。在《三国演义》作品中,存在着大量汉文化特征明显的文化词语,有助于引导满族人更多地了解和学习汉族文化。为了使满文读者便于阅读和理解,满文译者对《三国演义》中出现的这些文化词语采取了多种翻译方法,直译时既有直接音译,也有逐字逐词的直译;意译时广泛采用替代、增添、省略法,以弥补汉满文化差异造成的译文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