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 目前认为,胆源性胰腺炎的定义为:(1)胰腺炎的急性阶段。(2)存在胆道系统的活动性病变(梗阻和/或感染)。在临床上诊断胆源性胰腺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有充分证据证实胆道系统疾病处于活动期.如肝内胆管、胆囊、肝外胆管阻塞感染,结石或/和蛔虫嵌顿。(2)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须排除其他腹内脏器炎症等引起的淀粉酶的非特异性升高。国内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原因为胆石症。自从1901年Opie对1例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死后解剖发现胆结石嵌顿在胆总管远端Vater壶腹部,首次提出了"胆汁反流共同通道学说",由于后来在解剖学上发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患者存在共同通道的只占2/3,其余为分别开口,该学说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Acosta和Ledesma在1974年提出了"胆石通过学说",此学说认为胆石从胆道滚动进入十二指肠引起了Oddi括约肌充血、水肿、痉挛、功能紊乱,甚至逆向收缩,形成暂时性的或功能性的梗阻,导致胆汁或十二指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