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心理状况大学生的心理灵活性与社会因素间存在的差异,探究心理灵活性在心理状况和社会因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认知融合分问卷(CFQ-F)、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以及自编一般信息调查表,对某医科大学350名普通大学生和32名心理测试提示异常且行为、情绪出现改变,或确诊患有精神疾病的心理高危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普通大学生和心理高危大学生的心理灵活性存在差异(P<0.001);(2)社会因素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过程中,心理灵活性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社会因素可直接对心理状况产生影响,也可通过心理灵活性间接影响心理状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