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经验性覆盖非典型病原菌治疗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搜集2019年1月—12月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48例成人非重症CAP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覆盖组208例,采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单药或联合治疗;对照组140例,采用β-内酰胺类单药治疗。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所涉及的各项指标。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非正态分布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以是否覆盖非典型病原菌为自变量,有效性与安全性其余指标为协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其中经济性指标,首先通过容忍度和方差膨胀因子判断共线性,若不存在共线性,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覆盖组年龄>65岁(P<0.001)、有意识障碍(P=0.014)、血压降低(P=0.002)的患者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覆盖组的治疗方案以喹诺酮类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占比最多61.1%(127/2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覆盖组治疗有效率96.6%(201/208)、对照组96.4%(135/140),覆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14/208)、对照组3.6%(5/140),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覆盖组住院药物总费用、住院抗菌药物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P=0.025)、年龄>65岁(P=0.025)、肾功能不全(P=0.018)、合并高血压(P=0.025)及非肺部肿瘤(P=0.020)是影响治疗有效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经验性覆盖与不覆盖非典型病原菌两种方法治疗成人非重症CAP,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优势相当,前者在经济性方面劣于后者。
-
单位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