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和评估本院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输注异型成分血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移植中心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467次输注异型成分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输血前后临床表现及变化、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对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诊断评估,从反应类型的肯定程度、严重程度、输血相关可能性大小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分级。结果 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19%(141/467)。发生率最高的血制品是悬浮红细胞,占42.86%(15/35),接下来依次是单采血小板,占39.25%(73/186),冰冻血浆,占28.26%(26/92),冷沉淀凝血因子,占19.05%(8/42)和洗涤红细胞,占16.96%(19/112)。洗涤红细胞和悬浮红细胞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不良反应的类型以过敏反应为主,占67.37%(95/141),其次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22.69%(32/141),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相等,均为2.84%(4/141),其它不良反应2例,占1.42%(2/141)。141次不良反应等级评估,“肯定”113例,占80.14%(113/141),“基本肯定”20例,占14.19%(20/141),“疑似”8例,占5.67%(8/141);“轻微”130例,占92.20%(130/141),“中等”10例,占7.09%(10/141),“严重”1例,占0.71%(1/141);“相关性极高”117例,占82.98%(117/141),“很可能相关”17例,占12.06%(17/141),“相关性较小”7例,占4.96%(7/141)。结论 将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分级,能够加深临床医务人员的认知,能够增加其对不良反应判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不良反应的漏报和误报,为制定输注异型成分血不良反应统一标准奠定了基础。
-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