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病华山诊断标准与临床分型

作者:王洪立; 郑超君; 金翔; 吕飞舟; 马晓生; 夏新雷; 朱巍; 姜建元*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9, (08): 458-465.
DOI: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9.08.003

摘要

目的 建立平山病的华山诊断标准以及临床分型系统。方法 对200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青春期起病、以上肢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359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病例男性348例,女性11例(男∶女为31.6∶1),起病年龄平均(16.7±2.2)岁,就诊年龄平均(19.2±4.5)岁,病程平均(29.3±45.4)个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将其中100%出现或符合的指标纳入临床诊断标准,以此提出平山病华山临床诊断标准。进一步根据临床表现中肌肉萎缩累及上肢单或双侧,是否出现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Babinski征阳性等锥体束受损表现,是否伴有上肢麻木等感觉功能障碍,肌肉萎缩发生部位,及6个月内患者临床表现和(或)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是否进展等提出平山病华山临床分型系统。再自上述359例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由未参与该分型系统制定的4名骨科医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临床分型,分型结果采用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进行可信度评价。结果 平山病华山诊断标准包含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三个方面。主要诊断指标为:①青春期隐匿性起病,男性多见;②以上肢局限性肌肉萎缩、肌无力为主要表现;③与颈椎中立位MRI相比,屈颈位MRI显示下颈段脊髓明显前移、脊髓前间隙变窄或消失;④屈颈位MRI T2加权像示脊髓后方"膜-壁分离"现象;⑤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受累肌肉均为神经源性损害;⑥受累部位均局限于中下颈段、呈节段性表现。同时需结合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表现与颈椎病伴上肢肌萎缩、运动神经元病等进行鉴别诊断。华山临床分型系统将平山病分为Ⅰ~Ⅲ型。Ⅰ型:占72.1%,单侧上肢或一侧上肢为主的手内在肌和前臂肌肉萎缩。再根据近6个月内症状、体征或电生理检查是否进展分为2个亚型:Ia亚型即稳定期,建议定期随访评估,如病情进展建议佩戴颈围制动,必要时行手术治疗;Ib亚型即进展期,建议颈围制动,定期随访评估,如无法坚持长时间佩戴颈围,建议手术治疗。Ⅱ型:占14.2%,单侧上肢或一侧上肢为主的手内在肌和前臂肌肉萎缩伴锥体束损伤表现,建议手术治疗。Ⅲ型:占13.7%,不典型平山病,包括上肢近端肌萎缩、对称性双上肢肌肉萎缩,以及伴上肢麻木等感觉障碍,建议颈围制动,密切随访评估,必要时手术治疗。可信度评价显示Kappa值平均为0.732(0.688~0.834),属于基本可信程度。结论 平山病华山诊断标准有利于实现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系统有较好的可信度及良好的干预指导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