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特定的参数测量可以用数据量化矢状面平衡状况,对脊柱矫形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术后疗效的评价都起到重要作用。从骨盆入射角(PI)开始,脊柱外科医师提出了大量的测量参数及评估标准。目前接受度最广的骨盆参数系统是PI系统,结合矢状面垂直轴(SVA)等,许多学者给出了矫形指导目标,如SVA<50 mm,骨盆倾斜角(PT)<20°,腰椎前凸角(LL)=PI±9°。后续研究重视参数个性化,包含年龄、身高等因素的修正,骨盆的位置与形态差异的综合评价,以及整体平衡的评估,同时纳入颅脑、颈椎及下肢参数,研究其在矢状面平衡的形成与代偿中所起的作用,给出了大量修正参数、复合参数,如T1骨盆角(TPA)、L1脊柱骨盆倾角(LPA)、脊柱骶骨角(SSA)、整体矢状角(GS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