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有助于深入揭示其发病机制及提供治疗新策略。近年来的研究已发现了多种血液或CSF来源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神经丝(NF)蛋白被认为是ALS最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此外,尿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细胞外结构域(p75ECD)、8-羟基-2′-脱氧鸟苷(8OH2′dG)和电生理指标运动单位数目指数(MUNIX)、神经生理指数(NI)、电阻抗成像(EIM)不仅有助于ALS的诊断和预后,而且还有助于监测疾病进展。最后,肌肉超声、PET和MRI多模态成像为探索新型ALS生物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总之,多种来源的生物标志物极大拓展了对ALS致病机理的认识,临床医师应提高认识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干预。
-
单位神经内科;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