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突厥人在信仰实践方面,除了萨满教、佛教和祆教之外,汉文史料中还提到突厥人"敬鬼神、信巫觋"。一般学者都把此处的"信巫觋"作为突厥人信奉萨满教的佐证,但就"敬鬼神"一俗而言,中外史家鲜有论及。本文从突厥碑铭中一个被多数语文学家误读的突厥语词bark入手,结合汉文史料的记载,重构了突厥人"敬鬼神"的这一信仰实践。实际上,bark的准确含义是"祠庙",是突厥人"敬鬼神"的场所。祠庙里供奉的既可以是值得敬畏的敌人,也可以是本民族的英烈。这揭示出突厥人信仰的丰富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