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入公共空间的新一代植物仿生公共艺术,面临与天然植物的比较与审视。本文通过简要回溯植物仿生公共艺术发展脉络以清晰其属性,列举其作为能源节点和信息节点等不可替代的功能,从而归纳出其与天然植物在位置、尺度、成本等领域存在错位竞争而非同位竞争关系。植物仿生公共艺术在中国推广的潜力,可以为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