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最初几年,电子管风琴艺术进入国民教育序列起,即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以"零基础"的底子追赶了国际先进水平,期间形成的"沈阳音乐学院电子管风琴体系"客观上成为全国高校电子管风琴人才培养的指导性体系。后由于失去了追赶目标,加之未以发展的眼光对其进行持续性认识,相对"一元化"的体系使学术进步速度放缓,学界出现了"该怎么办"和"能怎么办"的困惑。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务虚和务实两个维度对"中国电子管风琴艺术"进行了再研究、再认识,从相对"一元化"的体系出发,以教育类型、教育目的、教育层次、理论建设、艺术功能、艺术形式、电子管风琴本体等角度展开了关于"多元化"发展的讨论,以期解决当代电子管风琴艺术中国化进程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和困惑。

  • 单位
    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