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Wang-Koch优化眼轴SRK/T公式预测不同眼轴长度下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度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成都爱尔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59例(63只眼)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男性30例(33只眼),女性29例(30只眼);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9.6±8.8)岁。采用IOL Master 700测量患者术前的角膜曲率、眼轴、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根据患者眼轴长度的大小分为A组、B组及C组。A组为27 mm≤眼轴<28.00 mm,B组为28.00 mm≤眼轴<30.00 mm,C组为眼轴≥30.00 mm。个性化选取适宜的预留屈光度,包括SRK/T、Wang-Koch优化眼轴SRK/T和Barrett UniversalⅡ三种公式的预留屈光度。术后1个月随访,测量患者实际的屈光度,计算三种公式预留屈光度与术后实际屈光度的差值及平均绝对屈光误差,比较不同公式及分组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预测的准确性。采用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分析屈光度误差;当符合正态分布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反之,采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眼数和百分比描述不同屈光阈所占的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分析评估眼轴与平均绝对屈光误差间的相关性。结果 59例(63只眼)患者中,SRK/T、Wang-Koch优化眼轴SRK/T及Barrett UniversalⅡ三种公式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分别为0.57(0.32,0.98)D、0.32(0.17,0.61)D及0.34(0.17,0.66)D。后两者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明显小于前者。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4.28;P<0.05)。术后屈光误差在±0.50 D和±1.00 D范围内所占百分比中,Wang-Koch优化眼轴SRK/T公式最高,分别为69.8%和98.4%。A组与B组内三种公式平均绝对屈光误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0.97;P>0.05)。C组SRK/T公式预测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最大。经单因素方差分析,SRK/T、Wang-Koch优化眼轴SRK/T及Barrett UniversalⅡ三种公式预测屈光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2,-3.29;P<0.05)。使用SRK/T公式时,平均绝对屈光误差与眼轴相关。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21,P<0.05)。使用Wang-Koch优化眼轴SRK/T公式及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时,平均绝对屈光误差与眼轴不相关。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49,0.228;P>0.05)。SRK/T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与眼轴的一元回归方程为Y=-3.606+0.146X。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49,P>0.05)。结论对高度近视眼患者进行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时,SRK/T、Wang-Koch优化眼轴SRK/T和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都是相对准确的。但当患者眼轴≥30 mm时,Wang-Koch优化眼轴SRK/T公式和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的预测屈光误差更小。
-
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 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