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对封建礼教也越发推崇。在此背景下,女性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在男尊女卑的等级制度下,女性处于劣势地位。依据《乾隆正定府志》中对明清时期正定列女类型、守节的起始时间、守节时长、寿命、守节方式等分析可知,明清妇女失去丈夫后,在贞节观念、妇德教育、政府旌表奖励、社会动荡、家庭因素下,大多数妇女有"节"或者"烈"的行为。在守节的过程中,列女表现出吃苦耐劳、勇敢无畏、孝顺公婆、抚育子女成才等优良品质,这有利于家庭关系的改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是,在提倡"男尊女卑"的社会下,列女受到封建社会思想的禁锢,表现出的一些迷信消极行为应受到批判。